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清晨,天色尚早,山谷还被朦胧雾气笼罩,训练场上就已响起阵阵口令声。李明站在高台上,眉头紧皱,一脸严肃地看着士兵们进行队列训练。五天过去了,士兵们的表现实在不尽人意。原地站立时,队伍勉强能看,可一开始行进,步伐就乱作一团,毫无秩序可言。下达左右转指令后,有人反应迟缓,有人甚至转错方向,引得队伍里时不时爆出哄笑。
“都给我严肃点!行军打仗,队列就是你们的命根子,这点都做不好,上了战场怎么协同作战!”李明扯着嗓子怒吼,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。
赵刚作为副千户,早就按捺不住怒火,手持皮鞭,在队伍中来回踱步,一旦现有人动作不规范或者嬉笑打闹,皮鞭就会毫不留情地抽在那人背上,“啪”的一声脆响,让人胆战心惊。“动作快点,别磨磨蹭蹭的!”赵刚大声呵斥着。
周平则相对温和些,不停地穿梭在队伍中,耐心纠正士兵们的动作,“你看,转的时候要先迈左脚,身体跟着转,眼睛看向前方。”但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士兵,周平也会动用军棍,让他们长点记性。
个人长矛突刺训练的进展同样缓慢。士兵们手持长矛,刺出的动作绵软无力,毫无章法。李明无奈,只能反复示范,“你们看,突刺的时候,要把全身力气集中在手臂上,看准目标,快刺出,像这样!”他边说边演示,动作迅猛有力,可士兵们学起来依旧困难重重。
伙食问题也困扰着队伍。每日的饭菜只有粗粝的干粮、寡淡的野菜汤,偶尔搭配点咸菜。士兵们经过高强度训练,体力消耗巨大,这样的伙食根本无法满足需求。私下里,抱怨声此起彼伏。“天天吃这些,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,训练都没力气。”“是啊,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。”这些话语传到后勤队耳中。
后勤队队员们心急如焚,他们明白,只有改善伙食,才能让士兵们保持良好状态。于是,每天天不亮,队员们就背着弓箭、扛着锄头,一头扎进山林。他们分散开来,仔细寻找猎物和可食用的野菜。有一次,老吴在山林里现了野猪的踪迹,兴奋地跑回营地,叫上几个壮小伙,再次前往。野猪十分凶悍,在密林中横冲直撞,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将其制服。当肥硕的野猪被抬回营地时,士兵们欢呼雀跃,当天的伙食瞬间丰盛起来,野猪肉的香味弥漫在整个营地,士兵们的士气也随之高涨。
除了训练和伙食,李明还重视士兵的思想与文化教育。他要求小旗以上军官每晚利用空余时间学习识字。一开始,不少军官面露难色,觉得在这乱世,能打仗就行,识字没什么用。李明耐心解释:“识字不仅能让你们更好地理解军令,还能学习军事知识和策略,这对提升队伍战斗力至关重要。”在他的坚持下,军官们每晚都聚集在简陋的帐篷里,跟着识字先生一笔一划地学习,从最基础的笔画开始,虽然艰难,但大家都很认真。
与此同时,李明挑选了几个机灵的亲兵和家丁,派他们前往附近县城和村镇侦查。这些人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、商贩、流民,深入乡绅家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